电商黑马拼多多正在陷入两难困境。
一边被质疑劣质假冒产品泛滥,一边又因为“打假”尺度不合理遭遇商家强烈反弹,大量商家上门维权。
6 月 13 日下午,甚至有维权商家与现场安保人员发生肢体冲突,相关视频在社交媒体流传引发关注。界面新闻记者 6 月 14 日到达现场时,仍然有 10 多位商家守在拼多多总部楼下讨要说法,而在他们身后,还有上千人的维权群。
成立于 2015 年的拼多多成长飞快,如今已经是用户量过 3 亿、商家数超千万的超级独角兽。根据极光大数据 2017 年 12 月至 2018 年 3 月数据,拼多多 DAU(日活用户数)超过京东,位列电商 APP 第二位。
但数据增长只是一个方面,已经暴露在巨头视野中的拼多多开始显露各种问题。如何协调好商家与用户的长远利益,是拼多多下一步的关键。
1、
王斌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也会变成维权商家中的一员。
6 月 14 日下午,王斌来到上海长宁区娄山关路的拼多多总部,向平台索要自己被冻结的共计 9 万多现金(包括 7.9 万多的可提现余额和 1.2 万保证金)。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证照齐全在拼多多经营 3 个多月后,却成为了“被打假”对象。
王斌平时在深圳工作。此前曾经经营过淘宝、天猫店铺,是一位电商行业的“老手”。2017 年底,拼多多以电商行业“黑马”之姿进入公众视野。由于传统电商平台流量越来越贵,王斌初期就投了几万块钱,在拼多多上做了尝试。
2018 年 3 月,王斌在拼多多上的店正式开张。他代理的是一款名为“小向导”的儿童手表,取得了小向导官方的指定授权。并取得了国家无线电设备型号核准证、产品认证书等经营许可文件。
5 月 24 日,王斌收到了拼多多运营小二发来的产品抽检结果。被告知因为“描述不符”产品店铺被冻结,“判定为A”。判定结果分为A\B\C\D各个档位,A是最严重的级别。
判定为A的结果,就意味着王斌需要进行赔付。
赔付订单日期从 2018 年 2 月到 5 月的所有订单收入总和,赔付比例为订单金额的 300%。涉及的冻结款项一共 9 万多。300% 的赔付比例就是近 27 万元人民币。
令王斌最不能理解的是,退一步讲,如果是一个批次的产品不合格,为什么要冻结所有店近三个月的所有交易订单?目前在 3 倍惩罚的前提下,如果王斌想继续在拼多多上运营店铺,还需要补交上近 18 万的惩罚款。他质疑拼多多平台是否有权利这么做。
最让王斌无法接受的是他被判定为“描述不符”的原因:小二告诉他,是因为抽检商品的 CCC 标识问题和入网许可证问题。
他随即向界面新闻记者出示了贴在商品上的 3C 标识和入网许可证原件。表示并不能接受小二的说法。
入网证
入网证
并且拼多多通知王斌的时候只是以聊天告知的形式,并未出具任何质检报告、也没有任何第三方质检机构参与。于王斌而言,这么重的A级涉及 27 万元的惩罚,这样的告知方式和质检形式未免太“轻”了。
另外一位拼多多服饰卖家同样也是被判定为A,但他质疑所谓“检验报告”上的商品根本不是自家的商品、墙面有过 PS 痕迹、质检报告上满是马赛克。
即使平台行使判罚的权利,拼多多所做出的决策和依据并不能让这些商家信服。申诉无果,于是才有了商家聚集在拼多多总部大楼讨要说法的一幕。拼多多让商家们简单登记个人信息后,让他们回去等处理结果。
2、
王斌只是商家的一个缩影,更多的商家并未赶到现场。
事实上,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有拼多多冻结商家货款的新闻爆出。界面新闻记者加了两个维权的 QQ 群,涉及的商家数量与金额均相当庞大。
两个维权 QQ 群
两个维权 QQ 群
两个群都是 1000 多人的大群,涉及商家接近 3000 人:一名河南销售咸鸭蛋的商家 4 月底刚刚参加过拼多多秒杀的活动,5 月,就有近 50 万的货款被冻结在拼多多这里,原因是遭受举报;群里最少的被冻结金额有 1 万左右的,最多的商家高达 1940 万,各个类目都有。
据维权商家们保守估计,被冻结金额过亿。
对于这笔资金的去向,拼多多方面的说法是,这些冻结款项都是用来赔付给消费者的。
在 6 月 14 日商家上门维权事件爆发后,拼多多在晚间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其中再次强调,所扣除的“消费者赔偿金”,均已经全部赔付相关消费者,拼多多分文不取。
然而据王斌透露,他有直接找到一些消费者核实,对方表示自己并没有收到来自拼多多的“赔付款”。
界面新闻记者翻阅一则拼多多与商家签订的合同后发现,有一条非常隐秘的条款:当平台对商家进行惩罚后,平台有权关闭交易并对消费者进行退款,但这笔赔付金将以 50 年有效期的现金券形式发放给消费者。
一些商家由此质疑拼多多假赔付,真圈钱。
而另一方面,“3 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正在用一掷千金的手法打造品牌知名度。
2018 年夏,拼多多抢下央视世界杯直播赛前广告位。早在 2017 年 12 月 21 日,央视就举办了世界杯全媒体广告资源发布会。当时,上百家企业齐聚争夺广告资源。仅央视世界杯首批广告资源官方赞助商的标底价格,就高达 35.62 亿元。
最近的热门综艺里几乎都有拼多多的身影。从最近大热的《创造 101》、到《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非诚勿扰》、《我是大侦探》等,都是当下最火爆、最受关注的国民综艺。大手笔的营销需要强大的资金流作为后备力量。
3、
从 2018 年开始,拼多多也加快了盈利的步伐。
早期时,拼多多靠“免费”吸引商家入驻。说是 0 元入驻,但商家已经习惯了拼多多现在千分之六的交易额抽成,这是由拼多多越来越强势的平台定位决定的。
另外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为什么拼多多上有大量便宜到无法想象的商品,本质上是拼多多利用种类繁多的“秒杀”和广告位置与商家博弈来的。
秒杀规则
秒杀规则
和其他商家一样,王斌刚开始运营店铺找亲戚朋友凑了 20 多万,在拼多多的平台上做生意。最开始买直通车花了 5 万左右,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小二推荐活动,他就主动去参与,马上上。这样运营下来,很快就做到了类目前十。
比如拼多多会要求参与秒杀的商家以击穿成本价的价格上货,一般是成本价的5-6 折。大首页要亏损 5 万起步,有些时候甚至需要竞价。女版首页 13-15 的位置,亏损2-5 万起。由于运营小二常年在行业中,所有类目的真实底价都逃不过小二的眼睛。
但商家还愿意打折参与的逻辑在于,靠大促清库存、带量、打口碑,然后提高转化和留存到自己的店里,再靠常规运营时的利润赚钱。秒杀时,商家的流量会被引爆,正常一天可以出 1000-3000 单,品牌商参与秒杀大促的时候,一天可以出1-2 万单。
就这样,品牌商为了长远收益愿意亏本参与活动;拼多多每天的秒杀活动有上百场,参与活动同时要交保证金,小型是 5000,大型活动是 5 万。平台靠着保证金、品牌亏本带来的巨大流量飞速成成长。
王斌 4 月份参与了两次秒杀。5 月是他的门店收获的季节,却出现这样意外,保证金连同订单款直接被冻住了,那笔拼多多承诺 15 天退的 5 万元保证金都被僵住了。
同时,平台上的罚款和规则也变得越来越严苛。
常规的罚款包括但不限于:延迟发货或者虚假发货,物流 24 小时不更新后果很严重,如果你没货的情况下,一单处罚 3 元,物流不更新处罚 10-30 元。
深圳的另一个商家,因为表带的颜色和图片有一点不符,被罚款 10 万元。
这次令王斌和其他商家不解的是,之前参与品牌秒杀时,曾经给小二发过样品。样品通过之后,才能参与秒杀活动。同样的商品,难道秒杀时候合格,到现在却不合格了?
品牌商曾经诉诸工商局等行政机构,但得到的回复均是,要按照合同纠纷处理。
昨日下午,拼多多就商家的维权做出了回应,称在 13 日就到公司聚集的 14 名问题商家中,7 家存在售假情况,6 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况,1 家存在虚假发货情况。相关事实已经平台初审、复核程序核查,证据确实。
在官方声明中,拼多多表达了对假货治理的决心。但如何实现这种决心,还需要更合理的方式。
王斌的感觉是,平台把他们养大,到快要收获的时候,突然抽走了一切。
来自: 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