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平面设计师的工作已经不再是关起门来处理一个单体的标志或图形设计,更多的是为客户建设一个可管理的信息平台和可延展的个性视觉沟通策略。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设计项目中包含着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中需要50张不同的版面,每个版面又有50张照片和50篇文章,最令人头疼的是,这里面的每一个版面、每一张照片、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能随时更新,还有你必须同时和5个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不同的城市中同时工作……
这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在现实中,我们已经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工作模式了。我暂时称这种沟通设计为“可持续性沟通设计”,其关键之处是如何设计一个容易操作的共享设计平台。因而设计不再是美化一个版面,或做出如何惊世骇俗的图像,而更多是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建立一个无限的可能性;不再是实现一己的自我表达,而是建立一个共享的操作平台。设计不再是一个人的专利,而是欢迎所有人的加入和表达。设计开始成为为他人的自由而创造的一种工具。
比如在视觉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单体标志已经不能在今天的传播中发挥有效的作用了。因为单体图像的表达和传播在今天多样化的社交平台和沟通媒介中显然已经力不从心。所以我们需要发展一种视觉图像系统,适应于多样化的视觉沟通渠道。他就像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结构,拥有自己的“DNA”,可以拥有属于他的传统和未来,时间和空间将为他的成长带来新的可能和表现。
因而我们考虑的重心将再也不是静态空间中的形与色,而是需要思考在动态和虚拟时空中,如何建立一种类似分子结构的“有机”视觉语言和构件。随着时间、空间、媒介,人和观念的介入而产生变化,自如地生长。一个品牌的视觉个性固然重要,但其内部构架设计却决定了他的生命有多长。如何通过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框架中发展出多样性的品牌面貌,统一而又变化万千。因而可以节省时间和空间成本,达到更加有效的沟通,一个伟大的设计必定具有强大的内在逻辑和生命力。
将这种理论应用于芬兰革新设计周的视觉系统中,不同红蓝相间的中英文字体构成系统的主体,格状的结构为视觉的延伸提供了可能性。新的活动可以无限丰富系统的内容,创意也因此生发开去。 -------潘剑锋(视觉设计艺术家)